|
關于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範-台山香瑩企業來源:台山香瑩網址:http://www.tsxiangying.cn 台山香瑩化妝品有限公司關于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範 **條 爲規範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工作,保證功效宣稱評價結果的科學性、準确性和可靠性,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推動社會共治和化妝品行業健康發展,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制定本規範。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生産經營的化妝品,應當按照本規範進行功效宣稱評價。 第三條 本規範所稱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是指通過文獻資料調研、研究數據分析或者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試驗等手段,對化妝品在正常使用條件下的功效宣稱内容進行科學測試和合理評價,并作出相應評價結論的過程。 第四條 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在申請注冊或進行備案的同時,應當按照本規範要求,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定的專門網站上傳産品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 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對提交的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的科學性、真實性、可靠性和可追溯性負責。 第五條 化妝品的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功效宣稱依據包括文獻資料、研究數據或者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試驗結果等。 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的方法應當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并能夠滿足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的目的。 第六條 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具備相應能力的評價機構,按照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項目要求(附1),開展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根據評價結論編制并公布産品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 第七條 能夠通過視覺、嗅覺等感官直接識别的(如清潔、卸妝、美容修飾、芳香、爽身、染發、燙發、發色護理、脫毛、除臭和輔助剃須剃毛等),或者通過簡單物理遮蓋、附着、摩擦等方式發生效果(如物理遮蓋祛斑美白、物理方式去角質和物理方式去黑頭等)且在标簽上明确标識僅具物理作用的功效宣稱,可免予公布産品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 第八條 僅具有保濕和護發功效的化妝品,可以通過文獻資料調研、研究數據分析或者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試驗等方式進行功效宣稱評價。 第九條 具有抗皺、緊緻、舒緩、控油、去角質、防斷發和去屑功效,以及宣稱溫和(如無刺激)或量化指标(如功效宣稱保持時間、功效宣稱相關統計數據等)的化妝品,應當通過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試驗方式,可以同時結合文獻資料或研究數據分析結果,進行功效宣稱評價。 第十條 具有祛斑美白、防曬、防脫發、祛痘、滋養和修護功效的化妝品,應當通過人體功效評價試驗方式進行功效宣稱評價。 具有祛斑美白、防曬和防脫發功效的化妝品,應當由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機構按照強制性國家标準、技術規範的要求開展人體功效評價試驗,并出具報告。 第十一條 進行特定宣稱的化妝品(如宣稱适用敏感皮膚、宣稱無淚配方),應當通過人體功效評價試驗或消費者使用測試的方式進行功效宣稱評價。 通過宣稱原料的功效進行産品功效宣稱的,應當開展文獻資料調研、研究數據分析或者功效宣稱評價試驗證實原料具有宣稱的功效,且原料的功效宣稱應當與産品的功效宣稱具有充分的關聯性。 第十二條 宣稱新功效的化妝品,應當根據産品功效宣稱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能夠通過視覺、嗅覺等感官直接識别或通過物理作用方式發生效果且在标簽上明确标識僅具有物理作用的新功效,可免予提交功效宣稱評價資料。對于需要提交産品功效宣稱評價資料的,應當由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機構按照強制性國家标準、技術規範規定的試驗方法開展産品的功效評價,并出具報告。 使用強制性國家标準、技術規範以外的試驗方法,應當委托兩家及以上的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機構進行方法驗證,經驗證符合要求的,方可開展新功效的評價,同時在産品功效宣稱評價報告中闡明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等參數。 第十三條 同一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申請注冊或進行備案的同系列彩妝産品,在滿足等效評價的條件和要求時,可以按照等效評價指導原則(附2)開展功效宣稱評價。 第十四條 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試驗包括人體功效評價試驗、消費者使用測試和實驗室試驗。 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試驗應當有合理的試驗方案,方案設計應當符合統計學原則,試驗數據符合統計學要求,并按照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試驗技術導則(附3)的要求開展。 人體功效評價試驗和消費者使用測試應當遵守倫理學原則要求,進行試驗之前應當完成必要的産品安全性評價,确保在正常、可預見的情況下不得對受試者(或消費者)的人體健康産生危害,所有受試者(或消費者)應當簽署知情同意書後方可開展試驗。 第十五條 除有特殊規定的情形外,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試驗應當優先選擇下列(一)(二)項試驗方法,(一)(二)項未作規定的,可以任意選擇下列(三)(四)項試驗方法: (一)我國化妝品強制性國家标準、技術規範規定的方法; (二)我國其他相關法規、國家标準、行業标準載明的方法; (三)國外相關法規或技術标準規定的方法; (四)國内外權威組織、技術機構以及行業協會技術指南發布的方法、專業學術雜志、期刊公開發表的方法或自行拟定建立的方法,在開展功效評價前,評價機構應當完成必要的試驗方法轉移、确認或驗證,以确保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可靠性。 第十六條 承擔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的機構應當建立良好的實驗室規範,完成功效宣稱評價工作和出具報告,并對出具報告的真實性、可靠性負責。 第十七條 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試驗完成後,應當由承擔功效評價的機構出具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報告。功效宣稱評價報告應當信息完整、格式規範、結論明确,并由評價機構簽章确認。報告一般應當包括以下内容: (一)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或境内責任人名稱、地址等相關信息; (二)功效宣稱評價機構名稱、地址等相關信息; (三)産品名稱、數量及規格、生産日期或批号、顔色和物态等相關信息; (四)試驗項目和依據、試驗的開始與完成日期、材料和方法、試驗結果、試驗結論等相關信息。 采用第十五條第(一)(二)項以外的試驗方法的,應當在報告後随附試驗方法的完整文本。方法文本、試驗報告爲外文的,還應當翻譯成标準中文。 第十八條 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應當及時對化妝品功效宣稱依據和摘要進行歸檔并妥善保存備查。功效宣稱依據資料爲外文的,還應當翻譯成标準中文進行存檔。開展功效宣稱評價試驗的産品配方應當與注冊備案時保持一緻,一緻性證明材料應與功效宣稱依據資料一同歸檔。 承擔功效宣稱評價試驗的機構,應當對其完成的産品功效宣稱評價資料或出具的試驗報告等相關資料進行整理、歸檔并保存備查。 第十九條 化妝品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應當簡明扼要地列出産品功效宣稱依據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一)産品基本信息; (二)功效宣稱評價項目及評價機構; (三)評價方法與結果簡述; (四)功效宣稱評價結論,應當闡明産品的功效宣稱與評價方法與結果之間的關聯性。 化妝品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式樣見附4。 第二十條 本規範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文獻資料:是指通過檢索等手段獲得的公開發表的科學研究、調查、評估報告和著作等,包括國内外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技術文獻等。文獻資料應當标明出處,确保有效溯源,相關結論應當充分支持産品的功效宣稱。 (二)研究數據:是指通過科學研究等手段獲得的尚未公開發表的與産品功效宣稱相關的研究結果。研究數據應當準确、可靠,相關研究結果能夠充分支持産品的功效宣稱。 (三)人體功效評價試驗:是指在實驗室條件下,按照規定的方法和程序,通過人體試驗結果的主觀評估、客觀測量和統計分析等方式,對産品功效宣稱作出客觀評價結論的過程。 (四)消費者使用測試:是指在客觀和科學方法基礎上,對消費者的産品使用情況和功效宣稱評價信息進行有效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 (五)實驗室試驗:是指在特定環境條件下,按照規定方法和程序進行的試驗,包括但不限于動物試驗、體外試驗(包括離體器官、組織、細胞、微生物、理化試驗)等。 第二十一條 本規範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附:1.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項目要求 2.等效評價指導原則(**版) 3.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試驗技術導則 4.化妝品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式樣) 附1 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項目要求
附2 等效評價指導原則(**版) 一、适用範圍 本指導原則适用于同一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多色号系列彩妝産品(宣稱具有祛痘、滋養、修護功效的産品除外),在符合等效評價的條件和要求時,可以共用功效宣稱評價試驗數據作爲功效宣稱評價的依據。 二、等效評價的條件 同一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多色号系列彩妝産品,配方中除着色劑(含色調調整部分)的種類或含量不同外,基礎配方成分種類、含量相同,且其系列名稱相同。 三、等效評價的要求 同一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多色号系列彩妝産品,可以抽檢形式開展功效宣稱評價試驗,抽檢産品數量應當不低于系列産品總數量的20%,總數不足5個的以5個計。應當優先選擇着色劑含量最低的産品開展功效宣稱評價試驗并出具試驗報告。開展等效評價的産品,應當保留等效評價報告和開展功效宣稱評價試驗的産品試驗報告備查,在編制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時,應當說明共用功效宣稱評價試驗數據的情況。 四、等效評價報告的模闆 等效評價報告應當包含但不限于下列内容,模闆如下: (一)開展功效宣稱評價試驗的産品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産品名稱、分類編碼、備案号或批準文号等。 表1 産品基本信息表
(二)配方差異性分析 列明系列産品配方中的着色劑種類和含量變化情況,包括但不限于變化成分的标準中文名稱、含量等。 表2 基礎配方調整部分一覽表
(三)證明材料 與等效評價相關的證明材料。 附3 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試驗技術導則 爲指導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試驗的開展,特制定本技術指導原則。 一、總則 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試驗的方案設計應當符合本技術導則,并且與化妝品産品功效宣稱評價相關聯。 人體功效評價試驗和消費者使用測試應當遵守倫理學原則要求,進行試驗之前應當完成必要的産品安全性評價,确保在正常、可預見的情況下不得對受試者或消費者的人體健康産生危害,所有受試者或消費者應當簽署知情同意書後方可開展試驗。 人體功效評價試驗和消費者使用測試期間,若發現測試産品存在安全性問題或者其他風險的,應當立即停止測試或試驗,并保留相應的記錄。 實驗室試驗應當符合實驗室相關法規的管理要求。動物試驗應當符合動物福利要求及3R(替代、減少、優化)原則。 二、人體功效評價試驗 (一)試驗依據 方法參考的依據和來源。 (二)試驗目的及原理 應當與功效宣稱評價内容相符。 (三)産品信息 産品及對照品(根據方案要求選擇)名稱、産品性狀、生産日期和保質期或生産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 (四)試驗前準備 1.受試者 列明入選和排除标準(包括基本要求和試驗方案要求)。 2.受試人數設定 根據試驗目的和統計學原則設定。方法未要求時,有效受試人數應當具有統計學意義。 3.試驗方案确定 (1)方案設計:根據産品的功效宣稱情況,選擇合适的評價方法和試驗設計類型,确定試驗周期。闡述對照組的設定和選擇等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采取随機分組或盲法等減少或控制偏倚所采取的措施;明确評價指标,評價指标包含但不限于儀器參數、圖像數據、皮膚觀察評估、受試者自我評估等。 (2)環境條件:根據試驗要求設定試驗環境條件(如溫度、相對濕度、照明等),受試者應在試驗環境中适應15~30分鍾以上。 (3)産品使用方法:包括使用量、使用頻率、使用時間、使用部位、使用注意事項等。結合産品的使用方法同時需考慮産品自身的功效宣稱特點。 (五)試驗方法 1.試驗流程:包括試驗起始時間、地點、産品使用前及回訪評價時間及次數、産品發放和回收(根據方案要求)、評價涉及參數内容等。 2.試驗儀器:儀器型号規格、儀器使用方式和設備狀況、儀器設備設置參數(如非默認設置)、檢測參數的描述。 3.皮膚觀察評估:可借助儀器。 4.結果評價:明确判定标準及參考依據,有效人數。 5.數據分析:列出數據結果處理方式和統計方法、使用的統計分析軟件等。 (六)試驗結果 記錄受試者不同觀察時間的檢測數據、評估和反應情況。 (七)試驗結論 依據判定标準及數據分析結果對功效宣稱進行科學判斷,闡明主要評價指标進行統計分析時的統計假設以及判定爲有效的依據。 (八)不良反應 試驗過程出現的不良反應無論是否與産品使用有關,都應當記錄和處置。 三、消費者使用測試 (一)測試依據 方法參考的依據和來源。 (二)測試目的及原理 與功效宣稱内容相符。 (三)測試産品信息 測試的産品及對照品(根據方法要求選擇)名稱、産品類型、生産日期和保質期或生産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 (四)測試前準備 1.消費者 列明入選和排除标準。 2.消費者人數設定 根據試驗目的和統計學原則設定,并考慮可能的失訪量。 3.測試産品 根據試驗目的,去除或隐藏産品包裝上影響消費者對産品功效宣稱使用評價的幹擾信息。測試之後,按照需要回收測試産品并按規定留存。 4.測試方案确定 根據産品的功效宣稱情況,設計合适的測試方案。闡述對照組的設定和選擇等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描述随機分組方式、盲法等減少或控制偏倚所采取的措施;明确評價指标。制定測試流程表(包含開始和結束時間、測試産品發放時間、使用方法、回訪時間及次數、測試内容概要等),确定測試場所。 在調查問卷設計或面對面訪談等方式中,不得使用誘導性用語,确保消費者能夠真實客觀地反映測試結果,産品功效宣稱的内容需在問卷及面談問題中體現。 (五)測試方法 1.産品使用方法 包括使用量、使用頻率、使用時間和周期、使用部位、使用注意事項等,需考慮産品自身的功效宣稱特點和消費者真實的使用習慣。在測試産品發放時需告知消費者産品使用方法和儲存條件等信息。 2.測試評價形式 評價形式包含面談、調查問卷、消費者日記等,可借助輔助設備觀察和記錄消費者評價過程(如使用輔助設備觀測消費者評價過程時需說明輔助設備的用途、型号和廠家)等。 3.數據收集及統計分析 說明收集數據的形式,以及電子數據資料的管理形式(要保證數據的連貫性)。說明數據結果的處理方式,列明計算方法,數據結果應當具有統計學意義,并說明使用的統計方法和統計學軟件。 (六)試驗結果及結論 依據判定标準及數據分析結果對功效宣稱進行科學判斷,闡明主要評價指标進行統計分析時的統計假設以及判定爲有效的依據。 (七)不良反應 測試過程出現的不良反應無論是否與産品使用有關,都應當記錄和處置。 四、實驗室試驗 (一)試驗依據 方法參考的依據和來源。 (二)試驗目的及原理 與功效宣稱内容相符。 (三)試驗項目 包括評價指标和判定标準,并說明與功效宣稱内容的相關性。 (四)産品信息 試驗産品的名稱、産品性狀、生産日期和保質期或生産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儲存條件、實驗日期。 (五)實驗室環境及操作人員 溫度、濕度、屏障條件、實驗室質量控制相關資料及操作人員資質情況等,如實驗室具備相應資質和條件,生物安全性要求,實驗動物從業人員資格等。 (六)試驗方法 1.試驗設計 簡述操作步驟、除産品劑量分組外,還應當說明空白對照、陰性對照、陽性對照(根據試驗方法要求)及判定标準,必要時可增加預實驗。 2.受試物 記錄受試物的物态、配制方法(所用濃度),如有特殊的取樣方式或樣品來源,需予以說明。 3.儀器試劑 記錄試驗所需儀器設備名稱、型号、生産廠家;記錄所用試劑名稱、批号、供應商、濃度、配制方法等,其中陽性對照和陰性對照需記錄溶劑、配制方法和用量等信息。 4.試驗記錄 記錄動物試驗、體外試驗(包括離體器官、組織、細胞、微生物、理化試驗)等質量控制相關資料,包括但不限于試驗材料的來源、批次、數量等可溯源信息。 試驗記錄中應當包含數據獲取的方式并附原始數據。 (七)試驗結果 說明數據結果的處理方式,列明計算方法和計算結果、偏差(存在時)、數據修約方式、檢出濃度、單位等。 (八)試驗結論 依據判定标準及數據分析結果對功效宣稱進行科學判斷。 (九)适用性與局限性 說明試驗的适用性與局限性,并分析試驗結果與試驗目的間的相關性。 附4 化妝品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式樣)
說明: 1. 除必須使用外文或其他字符的情形外,化妝品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應當使用規範漢字。 2. 化妝品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應當簡明扼要地列出産品功效宣稱依據的内容,至少包括産品基本信息、功效宣稱評價項目及評價機構、評價方法與結果、評價結論等相關信息。使用多個評價方法的,應當依次逐個列明。 3. 功效評價依據與評價結論相互間應當具有關聯性,且不超越産品的功效宣稱範圍。 4. 評價方法簡述的相關内容應盡量全面、準确、客觀,确保能夠根據所提供的信息反映産品功效宣稱評價的情
文章分類:
企業資訊
|